产品详情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月23日,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对外透露,宁德时代将于2021年7月前后发布钠电池。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仅为140wh/kg,远低于磷酸铁锂的170wh/kg,在对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要求比较高的动力电池领域难与锂离子电池竞争。目前应用最广的钠电池是钠硫电池,日本已经有较多的钠硫电池用于储能领域。钠硫电池功率效率较高,在电网大规模储能方面比较有优势。钠硫电池的运行温度为300-350摄氏度,因此不适合小型化,无法应用于分布式储能领域。
我们认为钠电池与锂电池属于互补而非竞争。在动力电池领域,钠电池没有与锂电池竞争的条件;在储能领域,分布式储能锂电池优势巨大,大规模储能方面钠电池有一定优势。所以钠电池不会对锂电池带来威胁,在储能领域两者还能形成互补关系。
当前时点,氢氧化锂市场行情报价坚挺,市场库存水平逐渐消耗。但从供应商报价来看,预计5月实际成交价比本月价格中枢将继续有所抬升,整体逐渐修复与碳酸锂的价格差。国内外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明显增长,而对应氢氧化锂产能的释放没有到达预期,有力支撑氢氧化锂价格,预计今年下半年需求旺季,氢氧化锂供应有可能紧张。
钠离子电池研发历史悠远长久,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钠离子电池并非全新电池技术路线年代被首次提出,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国内代表企业如中科海纳曾于2021年3月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梧桐树资本,融资将用于搭建年产能2000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
钠离子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存在短板,锂电池未来仍有降本空间。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中能够正常的看到,锂元素排在第3位,钠元素排在第11位,因而锂元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少,对应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更高,锂元素更适合作为能量的载体。
另外,锂盐价格持续上涨、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钠离子电池可作为有效技术储备。依照我们的测算,中国锂盐生产超过60%的锂原料需要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而钠元素相对锂元素而言并不稀缺,因此开发钠离子电池可作为未来有效的技术储备和补充。
盐湖提锂板块中,优先选取吸附法工艺提锂的企业,该工艺可复制性强、产量规模较大。建议关注:科达制造、藏格控股;矿石提锂板块中,由于锂精矿价格企稳高位,优先选择矿山自给率高的企业。建议关注:天齐锂业、融捷股份、永兴材料、赣锋锂业。
我们认为钠离子电池技术是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但考虑到其理论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于三元锂电池,该短板或将导致钠离子电池永远无法在高端车型上实现大规模的应用。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市场和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实现部分替代。
钠离子电池对锂电的正负极、电解液、铜集流体均形成冲击,对隔膜影响较小:1、影响最大的是锂资源,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正极材料实现无锂化,但无法替代三元锂,镍钴锰的需求任旧存在。2、负极材料由石墨变成硬碳等其他材料。2、电解液体系新增碳酸丙烯酯(PC)、电解质换成了NaClO4、NaPF6等。4、隔膜孔隙率或将调整,但不影响目前隔膜体系。5、负极的集流体铜箔全部被铝箔替代。
钠电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产业化之后有望实现对部分低能量密度的动力锂电池市场和储能市场实现替代。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华友钴业、恩捷股份,建议关注:华阳股份(拟投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盐化工(6.5万吨金属钠产能全球最大)、南风化工(2万吨硫化钠产能)。
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我们大家都认为钠离子电池未来应用场景或将大多分布在在储能、低速新能源汽车、小动力领域,并不能完全替代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钠离子电池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的补充,对碳酸锂需求量影响较小。根据GGII, 2019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18.8GW,假设 2019-2025CAGR 为30%,即2025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90.74GW,假设钠离子电池渗透率达到30%-80%,则碳酸锂需求量约减少 1.70-4.54 万吨。而在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0万辆的假设下,碳酸锂需求量则将达到100万吨量级。
钠电特性决定其定位为储能及铅酸替代,对当前锂电市场影响小。钠与锂性质接近,其理论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及体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均低于锂离子电池,但钠的资源禀赋优势使其具备未来可能的成本优势。目前钠离子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多为90-140Wh/kg,循环次数1000-4000,优于铅酸电池但逊于锂离子电池。钠电的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及资源禀赋优势决定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为储能与铅酸替代,主要作为当前锂电体系的补充,对锂电市场空间影响甚微。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增长主要由动力电池驱动,未来五年需求增速维持在35%以上。
钠电具备潜在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但全生命周期成本受限于循环性能有机系钠离子电池体系与当前锂离子体系相比,除隔膜与电解液溶剂外均存在很明显差异;其原材料优势主要在于将锂盐换成钠盐,且铜箔换成铝箔;我们测算当前的价格体系下对比磷酸铁锂电池约对应25.3%的理论原材料成本优势,其中14.1%源于正极,10.5%为铜箔。但钠离子电池的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及循环性能对应更多的辅材消耗以及更高的度电成本。磷酸铁锂优异的循环寿命使其全生命周期的度电原材料成本仅0.02-0.04元/kWh,远低于钠离子电池的0.05-0.3元/kWh。若钠离子电池要在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上具备优势,其循环寿命至少应该为磷酸铁锂电池的75%以上,对应7500-11000次以上。投资建议,锂资源重要性凸显,主流技术路线仍保持优势地位。建议关注国内盐湖提锂龙头科达制造;技术领先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锂电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天赐材料、德方纳米、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我们大家都认为钠电池对锂电池的替代性实际上很微弱。考虑到钠储量比锂丰富,应当重视钠电池作为技术储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但不应过分高估其商业经济价值。锂资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凸显。当前我国锂原料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锂资源开发料将受到格外的重视,价值重估正当时。相关标的:融捷股份、科达制造、藏格控股、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永兴材料、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等。
“碳中和”背景下,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脱碳或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减少对国际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原油和天然气替代燃料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氢能是零碳燃料,具有储量丰富、热值高、零污染、可存储、来源广泛等优点,有望在推动能源转型及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与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车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加注燃料便捷、续航里程较高,更加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领域,可有效解决商用货车污染排放大等问题。
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较大。氢气产业链包含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和下游加氢及终端应用。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制氢方法是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模式潜力较大,有望解决储能问题,该模式绿色环保,副产高价值氧气,并能有效地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等不稳定电力,实现富余波谷储能。随着我们国家持续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平价上网,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有望继续下降,有利于氢能的推广应用。
商用车碳排放高,氢燃料电池将是有效解决方案。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12%左右,却制造了道路交互与通行碳排放的 56%。 在碳中和的远期目标下,商用车需要在能源形式上进行变革。由于商用车的重量、使用场景、里程要求与乘用车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纯电动、混动等都不太适合,而氢燃料电池由于能量效率高、安全性高、无排放、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商用车,将大幅度降低碳排放。
快速减少相关成本将加快燃料电池在商用车的应用。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端成本和使用端氢气的成本均较高,导致全生命周期成本高,其中,经营成本中氢燃料的费用占比超过50%。 随着制氢、储氢、运输氢气和加氢站建设成本的下降,未来燃料电池车辆在使用端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德勤计算,中国 2029 年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总成本将低于纯电动和燃油公交车。
氢燃料电池车辆由于能量效率高、安全性高、无排放、寿命长等优点,在商用车具有旷阔的使用前景,将助力碳中和早日达标。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具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同时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运营经验。推荐潍柴动力、宇通客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建议关注亿华通、重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