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价格的跌幅均超过50%,组件价格也下降了40%以上。根据Infolink的数据,自2023年9月起,硅片价格持续下跌,下跌的速度已超越了规模与技术效应能带来的降本增效速度。
同样下滑的还有锂料,2023年,碳酸锂价格会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现货价格整体跌幅高达81%,2024年碳酸锂市场的价格趋势呈现出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自今年3月以来不到半年,碳酸锂价格已下跌超三成。进入8月,锂价继续波动,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主力合约LC2411在月初跌破8万元/吨重要关口后,一度下探至7.2万元/吨左右,近日略有回升。
这种价格波动对锂电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上游的锂盐企业,其降速尤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0日,共有18家上市锂企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仅4家锂企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另有6家出现亏损。多家企业表示,受锂盐供给量持续增加和锂电池材料下游需求端增速放缓影响,锂产品营销售卖价格同比一下子就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目前碳酸锂基本面处于边际改善状态,但由于产业链的主动去库存,行业买方市场的特征十分明显。去年临近年末供大于求的矛盾也愈加突出,预计2024年将是大量产能出清的一年。
面对行业变革,如何在市场之间的竞争和政策调整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再次迎来新的春天?纵观锂电产业链,其涉及环节较多,涵盖、正极磷酸铁锂、正极三元材料、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铜铝箔、各种辅材等。从竞争力角度看,不同环节所依赖禀赋不同,有的依靠制造水平,有的依赖资源能力,有的凭借设备更新,有的强调技术创新。
作为电解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天赐材料凭借“基础化工材料、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纵向一体化布局,打通全产业链,同时自产液体六氟,构建技术壁垒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成本竞争力。电解液作为的四大主材之一,是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在正负极之间起传导锂离子的作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电解液出货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电解液国内和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6.4%和31.2%,均位列第一。
天赐材料还在慢慢地增加公司的技术实力。自锂离子商业化产品面世以来,最为常用的主盐为六氟磷酸锂(LiPF6),以其稳定的电化学窗口、良好的体系相容性应用于各类电池中。早在2011年,天赐材料便成功实现六氟磷酸锂的自产,随后采用液体六氟的差异化技术路径,降低了六氟磷酸锂单位投资成本,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成本。
此外,2015年开始,天赐材料延伸布局电解液添加剂。2018年,天赐投资建设了年产500万吨锂辉石选矿项目(一期),并开启了碳酸锂以及锂矿资源的相关布局,以保障上游原材料供应。据天赐材料披露,上半年,公司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不断的提高,六氟磷酸锂及LiFSI自供比例已超过97%。通过自主研发布局多款核心电解液原材料以及添加剂,天赐材料形成了以电解液原材料为主的一体化布局战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锂矿企业面临着产能出清的风险。价格下行周期中,成本比较高的生产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以减少亏损。这一过程中,市场一定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平衡供需,即通过价格下降来抑制供应并刺激需求,进而达到市场出清。任何一个行业,低谷期便是洗牌期。总有企业在周期底部抓住机遇,面对行业调整,天赐材料在保持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开拓新赛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新增业务方面,天赐材料持续推进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再生业务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开展电池回收、电池材料循环业务,增加低碳、低能耗、低成本原材料的供给,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了解目前公司积极地推进参股子公司的碳酸锂产线的调试运营,满足碳酸锂自用需求,打通从原矿端到高纯级碳酸锂的全链条生产流程,具备了选矿到冶炼以及提纯碳酸锂的一体化解决能力,提升电解液及磷酸铁锂产品的核心成本优势。在回收业务上,公司围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开展,采用带电破碎+高低温处理工艺,电池黑粉回收率达到98%,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目前与多家行业下游电池企业及车企达成了合作意向,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天赐材料还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内循环实现了氟、硫、氯元素的回收与减排,通过外循环实现了锂、铁、磷等元素的再生及利用,主要生产基地-九江天赐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展望未来,尽管短期内锂价可能会继续承压,但长久来看,随着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锂资源的需求有望逐渐回升,这可能会带来锂价的阶段性反弹。行业正处于“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凭借技术储备和一体化布局,以天赐材料为代表的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产能优势及产业链的深度绑定,有望穿越周期,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