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因高耗能、高排放、过度扩张而被广为诟病的电解铝行业被直接点名。《意见》要求,在2015年底前淘汰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对吨铝液电解交流电耗大于13700千瓦时,以及2015年底后达不到规范条件的产能,用电价格在标准价格基础上上浮10%。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旨在积极稳妥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矛盾,对于违规项目将重手整治,计划5年时间取得重要进展。该意见将有利加快上述行业的整合调整,相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望迎来利好。[详细]
作为一个以投资为主导高耗能产业,电解铝建设工艺简单,技术上的含金量低,建设周期短。电解铝项目对拉动地方GDP增长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产能每增加1万吨,投资就会增加1亿元。同时,电解铝产业就业技术门槛比较低,可以大量地吸收地方劳动力。因此,电解铝产业深受很多地方政府欢迎。
2008年之前,全国铝冶炼产业的利润非常丰厚,实际上已经导致产能过剩,只不过经济的快速地增长掩盖了这个事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长期积累的供过于求的矛盾开始凸显。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全国铝冶炼行业的总利润分别下降至124亿元、59亿元和118亿元。
也正由于推动GDP的增长的热情,尽管国家一再出台限制措施,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设法寻求对策,甚至不惜给黑户项目提供各方面帮助。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目前全国20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中,只有600万吨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准。有行业的人偷偷表示,前些年许多电解铝项目在上马的时候,都以其他项目种类的名义上报,就为了得到批准。
目前,我国电解铝产能大多分布在在河南、山东、山西等中东部地区,其中河南和山东是电解铝产业大省,约占到全国电解铝产能的50%。一半左右位于东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电价非常高,电价目前占电解铝成本40%以上,导致企业亏损严重。
在耗能成本和环境政策压力下,电解铝产业“西进”已成为必然趋势。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细则》,明确说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将禁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获批。
与此同时,作为西电东送基地,西北地区自然形成的低电价区洼地,对电解铝这样的高耗能产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如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经济提高速度均不靠前,地方通过引进规模投资企业提升GDP的冲动强烈,因此引进高耗能的行业进入就不足为奇,且大多数电解铝项目都冠以推进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名头在快速实施。地方政府对投资巨大的企业,大多数都会予以最大的优惠。对于电解铝这样的企业,地方政府甚至默许其筹建自备电厂。
近年来,西北地区电解铝产量显著增加。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疆2012年原铝产量110万吨,同比增长274%;甘肃产量189万吨,同比增长65.6%;宁夏、内蒙古和青海产量增速分别达到22.4%、14.6%和13.2%。
针对电解铝产能过剩的现状,《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淘汰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对吨铝液电解交流电耗大于13700千瓦时,以及2015年底后达不到规范条件的产能,用电价格在标准价格基础上上浮10%。同时,意见严禁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推动缺乏电价优势的产能逐步退出,有序向具有能源竞争优势特别是水电丰富地区转移。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能源丰富地区建设电解铝生产基地。对高耗能行业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
从资源安全角度考虑,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也显得极为迫切。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目前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已经逼近产业安全红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探明的铝土矿产能只占全球总量的3%。电解铝氧化铝的产能和铝土矿的消耗量却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专家分析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一定要多管齐下,打击违反法律法规项目和扶持守法合规企业并重,推动铝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新政的推行,将意味着400万产能的电解铝将退出市场,政策拐点能否给电解铝带来新的盈利,不少分析的人说,目前仍不乐观,由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旧积重难返,加之铝价低迷,且有可能是在销售电价下调后进一步下跌,所以相关上市公司电解铝盈利方面改善还难以窥见,不过目前铝加工由于下游需求回暖所带来的实际业绩支撑仍被市场人士看好。
仅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06万吨快速地发展到2002年的432.13万吨,形成了以中国铝业公司、青铜峡铝业、云南铝业、兰州铝业、包头铝业、山西关铝、焦作万方等为代表的大型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国电解铝排名也随即从1991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2001年的世界第一产铝大国,并首次实现了由电解铝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而在2001年时,中国电解铝产量为337.14万吨,2002年即达432.13万吨,这近百万吨的铝产量突破就用了一年,而从1954年10月19日,抚顺铝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铝锭开始,中国人用了38年的时间,铝产量才突破100万吨。
与此同时,煤炭、电力、纺织等领域的有关公司开始大规模投资有色金属行业,其中有些没有依照国家审批建设的企业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原本已经复杂的电解铝行业变得更错综复杂。
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仍在加快电解铝项目建设,甚至在招商引资中给予土地、税收、优惠电价等方面政策支持。同时,还有一些企业还采用“先建再报批”等方式抢建项目,使电解铝行业供大于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市场行情报价低位徘徊、企业纯收入能力变弱的矛盾更加凸显,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难以推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电解铝产能达2600万吨,实际产量为2027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78%,而这已是2008年以来电解铝产能利用率最高的一年。数字显示,过去五年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75%。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作情况称,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尤以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当前电解铝在建产能约有1000万吨,1~6月份电解铝行业亏损6.7亿元。
从电解铝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来说,电力成本占比高达45%,是整个电解铝产业的命脉。而国际电解铝工业发展经验表明,若电解铝生产的电费超过铝的制造成本30%,将是电解铝生产的临界点价值。国外电力成本在电解铝总成本中约占25%~30%。从铝应用延伸到大的工业型材来看,国际上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使用比例是7:3,国内正好相反。